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截至2021年9月,&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会计、学前教育、护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39个专业。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下设建筑工程技术、
基础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
给排水工程技术、
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城镇规划、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十个专业。我系拥有一批由
教授、副教授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副业教师队伍,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在全国第五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我系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云南
复赛区分别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的好成绩,并进入全国总决赛资格。2012年12月,我系2010级室内设计
专业学生选手字起超、张雅茹,代表云南省参加在江苏
常州科教城举行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建筑
BIM方向总决赛。该校“剑之队 ”《 临坡别墅》设计作品,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可喜成绩。以此同时,云南城市建设职业&还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组织奖”,这是云南获得此项殊荣的*学校。
我系建有力学实验室,混凝土实验室,水泥实验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室内设计实训室。五个
计算机房,多套
工程预算软件。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管理系
工程管理系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
建筑工程管理系,经历了10年的沿革发展,是该院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系部-。2011年8月为适应&当前蓬勃的发展形势,我系从建筑工程管理系独立出来成为工程管理系,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较早开设建筑管理类专业的教&系-。我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余人,开设有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2个专业。两专业均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是更是&
特色专业-。
&始终坚持立足行业、服务
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
技能人才的办学方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发展,工程管理系拥有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水平较高、敬职敬业的教授、副教授,又有专业技术精湛、工作经验丰富、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行业能手,另有一支正在企业一线任职的
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
副业教师队伍,为我系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我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
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在
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安排上,体现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如今,校内
实验设备齐全、专业实训条件完备,拥有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工程测量等类别的4个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包括工程造价工作室、开、决标模拟室、评标模拟室、预算软件操作室、资料管理室)。与此同时和30余家
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家校外
实训教学基地,为学生的
顶岗实习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全系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专业理论、专业实践及
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既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可以获得专业技能
资格证书,使毕业生具有用人单位所欢迎的“业务适应快、应用能力强、
职业素质高”的特点,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
竞争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得益于&的统筹规划,我系近三年工程造价专业和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 99% 以上。
经济管理系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现有计算机应用(
手机游戏开发、JAVA开发、网页设计方向)、网络系统管理(云计算、物联网方向)、移动通信技术、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商业平面设计、汽车服务与营销共6个专业。专副业教师近30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上坚持
素质教育与
技能教育并重,工学结合、注重实践;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就业制度。历年来已为社会培养出700余名合格毕业学生,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全部高薪就业。
教学成果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先后在2014年云南省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 2015年云南省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能竞赛荣获第三名(专科组第二名); 2015年云南省高职高专计算机网路应用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专科组第三名),并取得参加国赛的资格。
办学条件
集团委派了一名教授、博士担任董事长,聘任了长期在高校工作,有着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知名-担任院长和副院长。省委高校工委派驻了一名多年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担任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
&位于昆明市嵩明
职教园区中心,东接
云大滇池&;北接师大商&;南临昆医海源&;西邻师大
文理&等多所
本科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50多亩,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校园优美施,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学习、生活的良好条件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现有4个系,开设有涉及城市建设、城市生活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15个专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交流合作
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还是要去做,主要原因是学习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学生要多多的去尝试不同的职业,也是增加自己社会经历的一种方式,未来你也可以游刃有余的来解决更多棘手的问题,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内容!Z015